豆比手語

豆比手語

讓你發現手語的樂趣;

讓聾聽世界更加緊密🤟 

有任何合作上的想法或回饋,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唷!

【手語歌是藝術?手語歌是破壞聾人文化的工具?】

豆比成立了一個叫信手拈來的Line群組也一年多了,人數來到近百人,也愈來愈多人分享手語、聽障相關資訊、踴躍分享自己的想法。

而前幾日我看到群組內有幾位夥伴(聽人、聾人皆有)在討論手語歌的議題,雖然豆比不是第一次看到聽人、聾人討論手語歌了(甚至當時看到的可說是喋喋不休地爭論),但這次看到更多聽人分享了當初在什麼契機下接觸到手語歌甚至藉由手語歌認識到聾朋友了解到聾人文化意識到手語的重要性,豆比覺得很值得跟大家做分享。

免責聲明:豆比並不是要黑白分明地表達手語歌的好壞,純粹以不同的角度分享手語歌的文化、意涵、歷史(當然,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

🟣Q1❓手語歌到底是誰發明的?
根據成員表示,「剛開始是救國團的戴老師帶動的,為了讓參加救國團的青年學子能將歌詞融入肢體語言變成一種運動,後來慈濟志工在大愛電視台逐漸用手語表達歌詞的字句。」
豆比上網查了一下,以下為戴老師的簡單科普:


“ 人稱「戴老師」的戴南祥(1946年生),是曾在1980年代風靡台灣的「帶動唱」表演的創始人。三十多年前,身為台北市新興國中童軍老師的戴南祥,收集了學生的創意並加以整理研發,創造出類似救國團康樂活動的「帶動唱」表演方式;在他登上台視社教節目《大學城》(1983-1985)表演之後,「戴老師的帶動唱」一夕間爆紅!
而戴與帶同音也加深了觀眾對他的印象。後來,戴南祥應邀前往各級學校帶領學生表演「帶動唱」,以簡單的手勢與誇張的肢體動作來朗誦、吟唱唐詩(例如登鸛鵲樓、春曉)或民歌(例如捉泥鰍、中華民國頌),一時蔚為風潮,令「帶動唱」成為80年代台灣深具代表性的大眾文化。”


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I2LBgybgDc

太有趣了!原來他是帶動唱的始祖啊!那豆比很好奇的問:國小要跳健身操也跟戴老師有關係嗎?(嘿~同學~每禮拜大嘎作陣來安排~妹聽蛙就報給你知~)不管如何,很多人討厭跳,但豆比以前超愛(怪咖)。

🟣Q2❓為何有些聾人很厭惡手語歌?
原因有很多種,豆比知道的有以下:
1.我們現在看到的手語歌大多數是以「文字手語」表示,也就是照著歌詞一個字or一個詞依序打,不是以平常聾人溝通使用的「自然手語」展現,詞不達意,並不能以聾人視角展現出歌詞的意境。
豆比在想:是否有點像中文歌轉成注音符號主詞動詞順序顛倒來表達的感覺呢
什麼是「文字手語」?看以下兩句話的對照就知道啦:

例:我從台北開車到台中,花了三小時

【自然手語】
我/ 台北/ 台中/ 開車到/ 三小時

【文字手語】
我/ 從/ 台北/ 開車/ 到/ 台中/ 花/ 三小時

2.手語歌是「歌曲」的表演,是聲音的另一種呈現,聾人聽不到聲音,聽不到旋律、和聲,自然無法感受手語「歌」之美。
3.「手語歌不是聾人文化,請不要將手語歌跟聾人文化扯上關係,謝謝。」
有些聾人會認為:手語歌是聽人創造出的文化,聽人文化是主流文化,將「聲音」&「聽人口語」&「手語語言」混雜在一起,說好聽是「文化融合」,說難聽其實是挪用並侵犯聾人文化之舉:文化挪用 (Cultural appropriation),聾人文化已經是非主流文化(又稱次文化)了,如今聽人(主流文化)又挪用聾人文化的元素並扭轉使用方式,長久下來可能會使更多人難以認識到真正的聾人的母語-手語

P.s. 豆比其實不太喜歡文化挪用 (Cultural appropriation)這個詞,為何?
文化挪用的定義其實很模糊,但如果廣義來說,意思是:
主流文化在未真正認識、尊重弱勢文化的情況下取笑、歧視、採用、侵佔、剝削、抄襲或複製(宣稱擁有)弱勢文化。

這個議題可以探討得很深,但我就問幾個問題:
#你要怎麼擁有文化
你要如何界定文化融合&文化挪用 呢?

豆比個人認為,讓更多聽人願意學手語,方法百百種,只要理念是一致的、結果是好的,它能達到「善」的循環,就是好的。

那麼手語歌能怎麼讓「推廣手語」這件事達到好的結果呢?
我們可以先看看一些夥伴的分享:

🟣Q3❓聽人為何加入手語社團甚至學起手語歌?

很多手語社都會教手語歌,提到期末成發,手語歌是必備表演。聽人當初加入手語社的原因是有百百種,且坦白說,在早期手語還不是被重視、尊重的語言時,有些聽人甚至是在被半逼迫的方式進入了手語社:

有人是因為社團人數不足「被」加入手語社
有人是因為其他社團滿額而「被」加入手語社
有人是因為想要累積大一的志工時數而加入手語社
有人是因為覺得手語歌表演很帥、很美而加入手語社
……

而我看到最有趣的回饋是:多數聽人(或口語族聽障者)卻也因為手語歌才自然而然學習自然手語。

原因包含:

1.有聽人用手語歌的手語跟聾人做對話,發現行不通,於是轉而認真學習自然手語。
2.手語歌學得比較好的聽人被老師推薦去社大學自然手語,自然學比較快。
3.口語族聽障者因為參與聲暉的手語營,教手語歌才有了接觸自然手語的機緣。
……

豆比分享了這麼多,一定也有人問:可是有些聾人不也會表演手語歌嗎?

是的

聾人也會喜歡手語歌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手語歌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其實也是一種舞蹈、一種詩的吟詠,且有些聾人還能將歌曲轉化成自然手語的表演形式,這就很perfect阿!
豆比不是聾人,但我其實也認為:手語歌就像詠詩一樣,即便聾人聽不到聲音,他也是一種肢體語言力與美的展現。(老實說聽人不用聽歌也會在那邊哼哼唱唱不是嗎XD )

甚至聽人其實也不用有背景音樂也可以用自己的身體做表演呀!
不然聽人文化怎麼會有「acapella」(無伴奏合唱)呢?
以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有無聲音,acapella其實就跟手語歌一樣:用自己的身體體現藝術性。

但豆比必須聲明:#手語歌跟手語對話一定要分清楚

聽人,尤其是懂聾人文化、有在學手語的聽人,更應該讓愈多聽人了解這樣的概念。
手語歌終究是藝術的展現,然而它無法套用在聾人的日常對話。
舉個激進好懂的例子:
早期日治時期下的台灣,如果日本人拿中文製作中文歌,文法改成中文的順序,
日常對話還用這種日式中文跟我們談話:

你要吃飯嗎?
->飯 吃 要 嗎?
(ご飯を食べたい?)

靠,你會開心嗎?

#手語歌有手語歌的架構#自然手語也有自然手語的邏輯
在這個前提下,豆比很支持手語歌的文化精神傳承。

豆子們若有其他想法,歡迎留言處跟豆比討論囉!

分享這篇文章到...